旧版回顾  |  网站地图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疾控动态 > 国 内
首次在我国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研究论文在JAMA发表
发布时间: 2008-12-13
 

  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1月19日发表了的由我所、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心应急办公室、安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弋矶山医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完成的论文。

      论文报道,在我国发现一种新的传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HGA),病原体是嗜吞噬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 美国1990年发现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欧洲1997年发现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由于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难度很大,2001年才将病原体定名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原体。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 无形体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细胞内专性寄生菌。主要通过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的方式传播。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平均9天),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 可高达40℃以上。 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异淋巴细胞增多。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但是,由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没有非常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容易发生误诊。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的治疗并不困难,但治疗不当可使病情恶化, 甚至死亡。推荐使用强力霉素。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很快得到改善。 但是,由于诊断不能明确,很多患者被误诊为出血热等病毒性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误治。

      以往的研究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在世界范围内估计发病率很高,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血清学研究发现,在美国欧洲的部分流行地区,大约有15-30%的人群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抗体。美国Wisconsin洲HGA的年发病率为16/105。 1997-1999间美国Connecticut州人群发病率为24-51/105。

      我国科学家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从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无形体的核酸。我国科学家2000年就在蜱等媒介生物标本检测到无形体的基因,东北某些地区田鼠的病原体核酸检出率达9%。我国部分地区人群的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6%。 我国已经在天津、山东、河南、山西、湖北等地发现部分人群的血清中有特异性抗体,提示感染过无形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研究提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传染病应急能力明显提高。 近年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 在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实验室诊断方面,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近年来建立的技术储备发现了线索;在国内没有诊断试剂、没有诊断经验的情况下,发挥集体的智慧,迅速取得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实验室数据。在面对中国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流行病学表现和国际报道明显不同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使我们的研究结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既有效处理和控制了疫情,也取得了重大科学发现。不仅有效指导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了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中国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多单位、多部门、国内外大协作的科研成果。  目前,只有美国和欧洲少数发达国家开展了比较深入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研究。 因此,当我国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后,一度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可。为此, 我所、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中心应急办公室、安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弋矶山医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胜利完成了这项高水平的研究。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开展了30余种病毒核酸和抗体的检测,排除了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我所和安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力合作,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抗体和核酸的证据;安徽弋矶山医院完成了病例的临床分析和研究;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公室和安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了高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此后,我所又邀请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在国际无形体病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对实验室、流行病调查和临床研究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完成了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论文已在国际医学界享有盛誉和学术影响(影响因子25.5)的JAMA杂志发表,该杂志对论文给予高度评价,并配发了编者按。

附件下载:                                                          
【推荐】打印】【关闭
 
版权所有: 365体育投注网站 中心邮箱:lscdc_bgs@126.com
技术支持:浙江联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